2019法学核心期刊论文分类整理目录 |
法学理论、法制史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仁与礼:孔子的二元规范论 | 喻 中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新中国70年人权研究历程及理论面向 | 刘 鹏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新中国70年妇女人权保障之回顾与展望 | 陈爱武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需求如何成为权利——共同善权利观的两种论证方式及其限度 | 王籍慧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新兴(新型)权利的证成标准 | 雷磊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建设法治化的“一带一路” | 杨临宏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论新型权利的基础理念 | 谢晖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 | 陈金钊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健康作为权利的法理展开 | 李广德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我国形式法治论诸版本区辩与批判性反思 | 王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法律“最小公分母”的证成——一个化简为繁的法律关系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意义 | 熊静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中国法律中罪观念的变迁及其对当代刑法实践的影响 | 李勤通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论整全法与哲学解释学的同一与差异——基于方法论的考察 | 赵英男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权威、自治与实践合理性——重访“权威悖论” | 叶会成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其反思——基于明清诉讼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分析 | 尤陈俊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聚焦与拓展:法理思维的纵深展开——第六届“法理研究行动计划”暨“法理思维与法律方法”学术研讨会述评 | 吕玉赞、吴冬兴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从法教义学到法理学——兼论法理学的特性、作用与功能局限 | 王夏昊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拦留:《南部档案》所见清季地方社会中的纠纷解决 | 吴佩林、李增增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形象塑造与知识生产:晚清域外日记中的英国议会(1866—1885) | 汪强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作为算法的法律 | 蒋舸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法律与宗教:宗教法在传统印度法中的核心地位 | 高鸿钧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帝制中国的“权利”辨析——从“治道”角度的分析 | 李启成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波利比乌斯《通史》的罗马混合宪制论 | 高全喜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俄罗斯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 王志华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政权更迭时谢觉哉的所思所为——以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 侯欣一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从19世纪三次演讲看“法典化时代”的法律观 | 朱明哲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智慧社会的基层网格治理法治化 | 马长山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七十年探索:历程与经验 | 杨宗科;张永林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论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逻辑构成 | 刘志强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法学学科结构的重塑研究 | 解志勇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四型人才”导向的“四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 卢春龙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学训一体”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 刘坤轮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之道与术 | 郜占川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清代中国司法类型的再思与重构——以韦伯“卡迪司法”为进路 | 徐忠明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中国古代法律之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研究——一种法政治学分析 | 青维富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的法律解读 | 建志栋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 | 张晋藩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法学家王宠惠的思想与学术 | 刘猛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人工智能法律行为论 | 李爱君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智能投顾开展的制度去障与法律助推 | 郭雳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论人大主导立法的适格主体 | 赵一单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论作为新兴权利的代际权利——从人类基因编辑事件切入 | 钱继磊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及其发展 | 汪习根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中国人权研究的主体性觉醒 | 赵树坤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理解法律地理学 | 韩宝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虚拟世界的法律化问题 | 高全喜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法律史的反思:法律的历史维度 | 赵立行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宪法、行政法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民族区域自治与新中国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70年 | 常 安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论宪法序言的价值构造及其功能 | 吴家清;宁凯惠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我国暂行法的立法学考察:主体、程序、时效 | 胡弘弘;靳海婷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生成形态及其类型化——基于功能主义的观察 | 周乐军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宪法的社会学启蒙——论作为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结构耦合的宪法 | 泮伟江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宪法学的系统论基础:是否以及如何可能 | 李忠夏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建构地认识宪法:一个系统论宪法学的视角 | 曹勉之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信息技术能力的阶层分化与弱势保护 | 刘诗琪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地方立法能力的适度释放——兼论“行政三法”的相关修改 | 余凌云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商务印书馆与美国宪法在中国大陆之翻译及传播 | 胡晓进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巨变时代的政道、政体与治道: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王若磊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论监察赔偿制度的构建 | 王青斌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论地方性法规处罚种类创设权 | 李晴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合法性审查之补充:权力清单制度的功能主义解读 | 王太高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权力清单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的制度建构——兼论与责任清单协同推进 | 刘启川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指引 | 周海源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我国宪法序言的价值构造:特质与趋向 | 宁凯惠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公私混合背景下行政特许“受许人的对象人”宪法权利之保护 | 翟翌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民法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网络游戏在线直播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 | 焦和平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规制 ——理论争议、实践难题与法律对策 | 刘 鑫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格式条款的规制协调与反垄断路径改进 | 王俣璇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民法典的选择:劳动合同抑或雇佣合同 ——《德国民法典》第611a条修订的教义学分析与启示 | 娄 宇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我国金融机构惩罚性赔偿责任落空的反思与制度完善 | 阳建勋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论共同财产制下夫妻债务的清偿 | 田韶华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广播组织权客体研究 | 崔立红;曹慧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规则检视 | 杨立新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结婚制度中的“风险”及其“善意人”利益之保护 | 许雄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隐私利益的群体维度 | 刘士国;熊静文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论院外会诊的医疗损害责任 | 满洪杰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论现场直播的“固定”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论民法视域中的法律规避行为——以“民生华懋案”为例 | 张新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无权代理人对善意相对人责任之析分——以《民法总则》第171条第3款的解释为中心 | 潘重阳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论证明责任分配视域下民法典的规范构造 | 刘小砚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亲子间赠与、债权人保护与未成年人名下房产所有权归属的认定——王雲轩、贺珠明执行异议之诉一案评析 | 夏昊晗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公开要约收购的法律规制:从中国到日本 | 汤欣;神田秀树;朱大明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隐私侵权的法理思考——从李辉质疑文怀沙的事件切入 | 苏力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论民法典物权编中预告登记的法律效力 | 王利明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健康权如何救济?——基于司法介入程度的制度类型化 | 李广德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论情势变更原则中的再交涉权利 | 张素华;宁园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债法总则体系的基础反思与技术重整 | 朱虎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原理——基于“公平信息实践”的分析 | 丁晓东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 | 冯晓青;周贺微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论设计保护的功能性原则 | 梁志文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吸收还是摒弃: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之反思——基于相关裁判案例的实证研究 | 蔡睿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权利的人性分析——兼论人格权独立成编 | 涂永前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民法乃至法学学术论文写作的独家宝典 民法研究指引:专业论文撰写必携 | 大村敦志;道垣内弘人;森田宏树;山本敬三;徐浩;朱晔;其木提;周江洪;解亘;渠涛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一部关于二十世纪美国家庭法历史的美妙作品 围城之内 | 乔安娜·L.格罗斯曼;劳伦斯·M.弗里德曼;朱元庆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专利强制许可下的专利权人权益保障论 | 彭心倩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我国《专利法》修改草案中开放许可制度设计之完善 | 罗莉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中国式信托登记的困境与出路——以私法功能为中心 | 季奎明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正本清源:我国法定继承准据法确定的完善之道 | 陈国军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个人一般信息侵权裁判规则研究——基于68个案例样本的类型化分析 | 李怡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刑法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共犯的限制从属性说之坚持 ——以共犯违法相对性的扩张为视角 | 谭 堃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恐怖主义行为认定的行刑衔接机制探究 | 张丽霞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网络诽谤刑法规制的合宪性调控——以2014—2018年间的151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 郑海平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同种漏罪并罚制度的问题及修正 | 袁林、姚万勤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定义的个别化解释 | 姜涛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英美不能犯理论的演进、逻辑与启示 | 马乐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论犯罪间重合评价的适用界限 | 曾文科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论推定同意的正当化依据及范围——以“无知之幕”为切入点 | 魏超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论刑法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衔接 | 周光权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法定犯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之实践展开——以串通投标罪“违反招投标法”为例的分析 | 刘艳红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刑法的古今绝续——《清史稿·刑法志》举要与思辨 | 黄源盛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对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之回应 | 武晓雯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刑法体系解释层次论——兼以“赵春华案”为实践检验样本 | 高维俭;王东海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不作为犯中支配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 徐万龙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核心问题研究 | 孙运梁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情节要素的适用路径变革与探索——以情节与数额关系为着眼点 | 于志强;王鼎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涉黑犯罪”重要争议问题研讨 | 魏东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基于明确性原则的刑法解释研究 | 姜涛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对增设“终身监禁”条款的法逻辑解读 | 张继成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行政监管实质刑法化及其限制研究 | 王强军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行政程序前置化”的消极性及其克服 | 熊波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一般限制原则研究 | 姜敏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阶层性犯罪构成视阈下的证明标准探析 | 邓超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行政犯裁判结构的功能性研究——以法律结构与社会结构互动机制为视角 | 孙树光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抽象危险判断 | 马春晓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真正不作为犯:义务困境与解释出路 | 姚诗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危害食品安全罪:法益与立法完善 | 范雪珂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新中国70年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回顾、反思及其完善 | 张泽涛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非制度化因素对法院就地化解纠纷的影响及其意涵 ——内在视角的考察 | 方 乐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数额犯未遂问题研究 ——从最高人民法院第62号指导性案例切入 | 王华伟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我国司法判决说理修辞风格的塑造及其限度——基于相关判决文书的经验分析 | 王聪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司法裁判的客观性”之辨析 | 王志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论案件事实的层次与建构 | 杨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类似案件应类似审判吗? | 孙海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9年第3期 |
反思印证:“亚整体主义”证明模式之理论研判 | 谢澍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19年第3期 |
监督与公诉的关系——以苏中比较为中心 | 田夫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2012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没有实现环境公益诉讼“人法” | 徐祥民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证明责任规范的功能性审视:以归责原则为重心 | 刘鹏飞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论规范研究统领下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 | 徐阳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登记立案制度之构建与完善——兼议登记立案制度之功能 | 王二环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疲劳审讯的认定与界定——以817个实务案例为基础的展开 | 易延友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中国刑事证明理论体系的回顾与反思 | 王超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电子数据鉴真规则解构 | 郭金霞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论中国司法专门性问题解决的“四维模式” | 郑飞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仲裁与诉讼的分流机制研究——以司法文明建设为视角 | 罗嘉威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论我国专利等技术类上诉案件强制调解制度的构建——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相关经验借鉴 | 何炼红;邓欣欣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商法、经济法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互联网领域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 曹阳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论破产重整融资中债权的优先性 | 丁燕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之“保护少数投资者”指标解析——兼论我国公司法的修订 | 罗培新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分期付款的股权转让合同解除权的特殊性——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第67号指导性案例的约束性规范 | 李建伟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搭便车”的竞争法规制 | 冯术杰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中日公司新股发行制度的功能主义比较 | 沈朝晖;饭田秀总;段磊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控制股东滥用影响力的法律规制——以中日公司法的比较为视角 | 朱大明;行冈睦彦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中日股东提案权的剖析与借鉴——一种精细化比较的尝试 | 梁上上;加藤贵仁;朱大明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企业数据的利用准则 | 姚佳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改进技术”限制性要求规制模式的中国选择——对美国“301报告”相关指责的回应 | 胡晓红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目的:如何解读、如何适用? | 施天涛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困境与立法反思 | 刘大洪;邱隽思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新时代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现实意义及其法律实现——兼议《反垄断法》的修改 | 孙晋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平行进口中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判定:欧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马旭霞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证券监管法的理论基础 | 李东方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外国破产程序的承认与协助:解释与立法 | 金春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
股权冻结条件下股东除名决议的效力及其利益平衡 | 雷鑫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被保险人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司法适用之检讨——基于277个案例的裁判文书之分析 | 张力毅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不同投票权:新兴经济企业治理的制度创新 | 傅穹、杨金慧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范式的嬗变 | 张占江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9年第6期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论国家公园国有土地占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以地役权为核心的考察 | 秦天宝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论我国环境法律的体系化 | 徐以祥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的法理与制度完善 | 徐祥民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环境法律“传送带”模式的阻滞效应及其化解 | 胡苑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5期 |
自然资源使用权限制的法规范属性辨析 | 潘佳 | 《政治与法律》 | 2019年第6期 |
国际法 |
篇名 | 作者 | 期刊 | 期数 |
论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的美国法困境 ——中国的因应与殷鉴 | 霍政欣 | 《法律科学》 | 2019年第5期 |
涉外公司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考察与法理分析 | 邢钢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机制研究 | 敖双红;孙婵 | 《法学论坛》 | 2019年第3期 |
全球化的笼中之鸟:解析印度知识产权悖论 | 余成峰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1期 |
差异化表决制度的引入与控制权约束机制的创新——以中日差异化表决权实践为视角 | 朱慈蕴;神作裕之;谢段磊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我国广播权法定许可的国际法基础暨修法路径 | 刘银良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陪审向参审的嬗变——德国刑事司法制度史的考察 | 黄河 | 《清华法学》 | 2019年第2期 |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合作联盟的构建 | 初北平 | 《现代法学》 | 2019年第3期 |
在原则与例外之间:油气因素对海洋划界的影响 | 朱利江 | 《政法论坛》 | 2019年02期 |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革新与中国的应对——以海外国民领事保护为视角 | 丁丽柏 | 《政法论坛》 | 2019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