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法制史核心期刊目录2018年上半年

日期:2019-11-30点击率:30

法学理论、法制史   


篇名作者期刊期数和页码
法律与音乐视域下的原意论批判刘星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126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张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128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曹文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3期-107
法治与德治:概念比较的考察夏纪森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3期-109
柏拉图《法义》中的监察官制度曹义孙 娄曲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3期-121
当代法律帝国主义的本质及表征龚廷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10
功能比较法的误用与东方主义的变异鲁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12
法家学说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建构喻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14
中国“民法史”研究再思考梁治平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16
中国地方法治动力机制研究李霞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24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封丽霞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113
“习惯法”是法律吗陈景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115
信息技术创新开启法学研究新时代蔡立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121
《周礼》所确立的诉讼程序考论桂政举法学2018年第4期-73
法治发展的区域分析——一种方法论的讨论公丕祥法学2018年第5期-3
法条的功用与设置刘风景法学2018年第5期-51
论国家政策的矛盾及其规制彭中礼法学2018年第5期-63
走向新时代中国法理学之回眸与前瞻李林、齐延平法学2018年第6期-3
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体系解释杨铜铜法学2018年第6期-125
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孙光宁《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96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封丽霞《法学研究》2018年第1期-3
马克思的法律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公丕祥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3
从强制型到权威型:中国司法的范式转变——以法理学教材为主线田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20
我国试验立法的本位回归——以试行法和暂行法为考察对象杨登峰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31
论作为法律修改方式的法律修正案孔德王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43
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汪洋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51
“事律”与“民法”之间——中国“民法史”研究再思考梁治平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68
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林乾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81
俄罗斯国家与法理论的历史传统王志华、刘天来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88
澳大利亚法学家论习惯与法律严琼湘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99
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模式 徐汉明、张新平《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48
欧洲中世纪教会经济立法及其伦理赵立行《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84
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 韩庆祥;陈曙光;张异宾;蔡昉;王利明;谢春涛《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5
论我国法治评估的多元化王浩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3
法治与自发秩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夏纪森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21
法治社会在中国建设的意义、难点和路径王清平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28
论中国法治建设的过渡期王学辉、胡学瑾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36
民国时期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实施状况实证研究侯欣一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47
近代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习惯法”余成峰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57
衡平法“良心”司法传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种基于近、现代衡平司法风格的观察薛张敏敏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64
律师职业化如何可能——基于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文本的分析黄美玲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80
中国普法三十年(1986-2016)的困顿与超越赵天宝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91
法律东方主义的两副面孔郑戈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99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郑戈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3
论法律体系吴玉章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10
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合理性基础——中西之别及其成因李平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20
重复、细化还是创制:中国地方立法与上位法关系考察俞祺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37
法律文本:标点、但书及同类规则余文唐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51
试论宋代法律体系的多元结构——以宋令为例赵晶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61
礼法合治传统的两种法学范式——以管商为例证的现代解释程关松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74
秦汉地方司法属吏的升黜机制初探朱潇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92
清代州县司法中的“遵用状式”研究吴佩林、吴冬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100
中国法律权力的联邦制实践——以劳动合同法领域为例程金华、柯振兴《法学家》2018年第1期-1
承包型法治:理解“地方法治”的新视角丁轶《法学家》2018年第1期-18
法国法社会学的发展与转型——兼议中国语境下的法学研究范式之争杨帆《法学家》2018年第1期-101
中国近代法制变革与欧洲中心主义法律观——以宝道为切入点朱明哲《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155
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法律张晋藩《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195
新兴权利渐进入法的路径探析王庆廷《法商研究》2018年第1期-30
重实行与靖盗源——清律“盗贼窝主”立法原理及当代启示谢晶《法商研究》2018年第1期-116
法理学之“中国传统”的开端——基于比较法学的反思与检讨赵明《政法论丛》2018年第1期-53
法律论辩的落脚点:法律辩护的原型论辩模式武晓蓓《政法论丛》2018年第1期-62
清末民国时期报纸与审判机关关系实态研究侯欣一《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唐《御史台精舍碑》略说孙鹤《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习惯法”是法律吗?陈景辉法学2018年第1期-3页
传统中国的司法理念及其实践张中秋 潘萍法学2018年第1期-67页
论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责任的价值基础张燕法学2018年第1期-9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代莫纪宏 翟国强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28页
法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中国探索:“同步实践教学”于志刚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30页
找准中小学法治教育创新点路娟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35页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郑戈新华文摘2018年第3期-18页
法律制裁论能证明守法义务吗汪雄《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2期-79
法治为何失败:迈向全球图景下的法治转型学叶竹盛《法律科学》2018年第1期-3
中华法系之法律教育考——以古代中国的律学教育与日本的明法科为中心何勤华、袁也《法律科学》2018年第1期-39
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陈寒非;高其才《清华法学》2018年第1期-62
迈向法理时代的中国法学——兼与徐爱国教授商榷钱继磊;《法学评论》2018年第1期-26
略论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 李晟《法学评论》2018年第1期-98
超越代码:从赛博空间到物理世界的控制/生产机制胡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6
规制网络链接行为的思维与手段张鹏《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37
捍卫预防原则:科技风险的法律姿态陈景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59
反对完美?——关于人类基因编辑的道德与法律哲学思考朱振《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72
破解技术中立难题——法律与科技之关系的法理学再思郑玉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85
自我规制的规制:应对科技风险的法理与法制张青波《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98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史鉴价值张晋藩《法学杂志》2018年第1期-41
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党的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解读汪习根《法学杂志》2018年第1期-17
论党内法规的基本范畴伍华军《法学杂志》2018年第2期
公法阴影下的避风港——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为中心姚志伟《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100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法治”话语冲突——基于华北S县的实证观察马原《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11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诠释陈金钊《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5
国家治理、生存权发展权改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杨建军《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14
实效主义的法治理论——以皮尔斯的哲学为中心赵晓光《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77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与省级政府规章效力等级辨析——基于讨论规则的视角郑泰安《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92
论立法权扩容背景下地方立法的节制王春业《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100
党领导立法的主体性问题余俊《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109
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笔谈卓泽渊;何勤华;张永和;张生;支振锋;张万洪《现代法学》2018年第1期-3
中华法系之法律学术考——以古代中国的律学
与日本的明法道为中心
何勤华《中外法学》2018年第1期-7
敦煌出土《唐判集殘卷》中的法律與社會問題——兼論唐代<判>的傳播陳登武《法制史研究》第31期-001
名分攸關與夾簽聲請——清代服制命案中的嚴格責任與衡平裁斷顧元《法制史研究》第31期-031
清代前期<殺死姦夫>條的規定及其裁判實態江存孝《法制史研究》第31期-081
財產何必<神聖>?——清代<盜官物>律例論解謝晶《法制史研究》第31期-121
<形散>與<神聚>——民初平政院行政訴訟裁決書再探吳歡《法制史研究》第31期-157
人格尊嚴與徐復觀的民主政治思想江玉林《法制史研究》第31期-197
唐律十惡是否能以贖論陳俊強、高梓軒《法制史研究》第31期-243
法治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品质的关键                             侯学宾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2
如何提炼法理?                                                邱本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5  
作为政治概念的法治文化:内在张力与规范诉求                    杨建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32 
法律拟制的哲学基础                                           谢潇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91 
法律移植的社会文化心理认同                                   李安、王家国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149
名称、内容和性质——“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三点辨正         段晓彦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205
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孙光宁《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96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封丽霞《法学研究》2018年第1期-3
马克思的法律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公丕祥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3
从强制型到权威型:中国司法的范式转变——以法理学教材为主线田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20
我国试验立法的本位回归——以试行法和暂行法为考察对象杨登峰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31
论作为法律修改方式的法律修正案孔德王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43
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汪洋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51
“事律”与“民法”之间——中国“民法史”研究再思考梁治平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68
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林乾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81
俄罗斯国家与法理论的历史传统王志华、刘天来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88
澳大利亚法学家论习惯与法律严琼湘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2期-99
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模式 徐汉明、张新平《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48
欧洲中世纪教会经济立法及其伦理赵立行《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84
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 韩庆祥;陈曙光;张异宾;蔡昉;王利明;谢春涛《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5
论我国法治评估的多元化王浩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3
法治与自发秩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夏纪森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21
法治社会在中国建设的意义、难点和路径王清平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28
论中国法治建设的过渡期王学辉、胡学瑾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36
民国时期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实施状况实证研究侯欣一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47
近代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习惯法”余成峰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57
衡平法“良心”司法传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种基于近、现代衡平司法风格的观察薛张敏敏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64
律师职业化如何可能——基于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文本的分析黄美玲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80
中国普法三十年(1986-2016)的困顿与超越赵天宝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91
法律东方主义的两副面孔郑戈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2期-99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郑戈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3
论法律体系吴玉章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10
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合理性基础——中西之别及其成因李平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20
重复、细化还是创制:中国地方立法与上位法关系考察俞祺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37
法律文本:标点、但书及同类规则余文唐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51
试论宋代法律体系的多元结构——以宋令为例赵晶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61
礼法合治传统的两种法学范式——以管商为例证的现代解释程关松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74
秦汉地方司法属吏的升黜机制初探朱潇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92
清代州县司法中的“遵用状式”研究吴佩林、吴冬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期-100
中国法律权力的联邦制实践——以劳动合同法领域为例程金华、柯振兴《法学家》2018年第1期-1
承包型法治:理解“地方法治”的新视角丁轶《法学家》2018年第1期-18
法国法社会学的发展与转型——兼议中国语境下的法学研究范式之争杨帆《法学家》2018年第1期-101
中国近代法制变革与欧洲中心主义法律观——以宝道为切入点朱明哲《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155
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法律张晋藩《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195
新兴权利渐进入法的路径探析王庆廷《法商研究》2018年第1期-30
重实行与靖盗源——清律“盗贼窝主”立法原理及当代启示谢晶《法商研究》2018年第1期-116
法理学之“中国传统”的开端——基于比较法学的反思与检讨赵明《政法论丛》2018年第1期-53
法律论辩的落脚点:法律辩护的原型论辩模式武晓蓓《政法论丛》2018年第1期-62
清末民国时期报纸与审判机关关系实态研究侯欣一《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唐《御史台精舍碑》略说孙鹤《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习惯法”是法律吗?陈景辉法学2018年第1期-3页
传统中国的司法理念及其实践张中秋 潘萍法学2018年第1期-67页
论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责任的价值基础张燕法学2018年第1期-9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代莫纪宏 翟国强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28页
法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中国探索:“同步实践教学”于志刚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30页
找准中小学法治教育创新点路娟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35页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郑戈新华文摘2018年第3期-18页
法律制裁论能证明守法义务吗汪雄《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2期-79
法治为何失败:迈向全球图景下的法治转型学叶竹盛《法律科学》2018年第1期-3
中华法系之法律教育考——以古代中国的律学教育与日本的明法科为中心何勤华、袁也《法律科学》2018年第1期-39
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陈寒非;高其才《清华法学》2018年第1期-62
迈向法理时代的中国法学——兼与徐爱国教授商榷钱继磊;《法学评论》2018年第1期-26
略论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 李晟《法学评论》2018年第1期-98
超越代码:从赛博空间到物理世界的控制/生产机制胡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6
规制网络链接行为的思维与手段张鹏《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37
捍卫预防原则:科技风险的法律姿态陈景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59
反对完美?——关于人类基因编辑的道德与法律哲学思考朱振《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72
破解技术中立难题——法律与科技之关系的法理学再思郑玉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85
自我规制的规制:应对科技风险的法理与法制张青波《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98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史鉴价值张晋藩《法学杂志》2018年第1期-41
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党的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解读汪习根《法学杂志》2018年第1期-17
论党内法规的基本范畴伍华军《法学杂志》2018年第2期
公法阴影下的避风港——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为中心姚志伟《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100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法治”话语冲突——基于华北S县的实证观察马原《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11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诠释陈金钊《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5
国家治理、生存权发展权改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杨建军《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14
实效主义的法治理论——以皮尔斯的哲学为中心赵晓光《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77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与省级政府规章效力等级辨析——基于讨论规则的视角郑泰安《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92
论立法权扩容背景下地方立法的节制王春业《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100
党领导立法的主体性问题余俊《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109
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笔谈卓泽渊;何勤华;张永和;张生;支振锋;张万洪《现代法学》2018年第1期-3
中华法系之法律学术考——以古代中国的律学
与日本的明法道为中心
何勤华《中外法学》2018年第1期-7
敦煌出土《唐判集殘卷》中的法律與社會問題——兼論唐代<判>的傳播陳登武《法制史研究》第31期-001
名分攸關與夾簽聲請——清代服制命案中的嚴格責任與衡平裁斷顧元《法制史研究》第31期-031
清代前期<殺死姦夫>條的規定及其裁判實態江存孝《法制史研究》第31期-081
財產何必<神聖>?——清代<盜官物>律例論解謝晶《法制史研究》第31期-121
<形散>與<神聚>——民初平政院行政訴訟裁決書再探吳歡《法制史研究》第31期-157
人格尊嚴與徐復觀的民主政治思想江玉林《法制史研究》第31期-197
唐律十惡是否能以贖論陳俊強、高梓軒《法制史研究》第31期-243
法治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品质的关键                             侯学宾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2
如何提炼法理?                                                邱本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5  
作为政治概念的法治文化:内在张力与规范诉求                    杨建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32 
法律拟制的哲学基础                                           谢潇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91 
法律移植的社会文化心理认同                                   李安、王家国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149
名称、内容和性质——“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三点辨正         段晓彦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205
罗马史上“习惯法”的源起与流变——一个法律思想史角度的考察余成峰《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3期-170
建构与解构之间的法学发生史 ——以伊尔内留斯学案为视角高仰光《法学家》2018年第3期-48
晚清州县司法中的“官批民调”曾令件《当代法学》2018年第3期-126
我国网络法治的经验与启示徐汉明《中国法学》2018年第3期-51
论网络法权构建中的主体性原则陈璞《中国法学》2018年第3期-71
法律实证研究的兴起与分化陈柏峰《中国法学》2018年第3期-132
儒家民族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民族法制邵方《中国法学》2018年第3期-188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引领法治体系建设胡明《中国法学》2018年第3期-5
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公丕祥《中国法学》2018年第3期-27
面对社会问题的自然法——论法律社会化中的自然法学说变迁朱明哲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3
论法律的实际作者周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25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王利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34
论法治的道德底蕴的增强路径蔡宝刚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42
中国法律规范体系与立法效果评估冯玉军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50
《晋书·刑法志》中的司法形式主义之辩周永坤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66
“矜弱”的逻辑:清代儿童致毙人命案的法律谱系景风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73
周秦两汉法律“布之于民”考论徐燕斌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87
普通法的内在机制与社会经济发展李红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5期-99
如何提炼法理?邱本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3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封丽霞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12
论基本法律的程序性判断机制赵一单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24
新兴权利渐进入法的路径探析王庆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34
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以相关数据和案例为切入点刘作翔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47
法律释义司法应用的实证研究许聪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55
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孙光宁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69
法律制度实施效果评估触发机制研究江国华、庞羽超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72
名称、内容和性质——“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三点辨正段晓彦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88
清代涉疑案件处理考略逯子新、赵晓耕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6期-103
以法社會學觀點論「公民不服從」呂嘉穎《法令月刊》(台)2018年第6期-98
法域介面解釋學蘇永欽《法令月刊》(台)2018年第6期-118
“比”的思维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司法适用技术李拥军《法律科学》2018年第3期-3
典卖与倚当:宋代法律的逻辑与生活原理——以会要体文献为中心陈景良;王天一《法律科学》2018年第3期-30
网络熟人社会的逻辑及其法治意义——从熟人社会规范式微说起黄金兰《法律科学》2018年第3期-41
中国法学之问题——中国法律知识谱系的梳理 舒国滢《清华法学》2018年第3期-5
中国传统法律正义观研究 张中秋《清华法学》2018年第3期-41
民国时期社会法理论溯源 蔡晓荣《清华法学》2018年第3期-58
 当然解释的思维机理及操作规则魏治勋《法商研究》2018年第3期-105
论东亚新法家喻中《政法论坛》2018年第3期-28
试论《韩非子》法的基础与正当性孔庆平《政法论坛》2018年第3期-41
韩非子道论及其政治构想宋洪兵《政法论坛》2018年第3期-51
责任理论的中国蜕变——一个学术史视角的考察车浩《政法论坛》2018年第3期-66
民情与现代政制——“临时约法”场域中的孙中山与宋教仁周睿志《政法论坛》2018年第3期-97
蔡枢衡法律思想述评宇培峰《政法论坛》2018年第3期-174
生态文明制度的冲突与整合钟健生 徐忠麟《政法论丛》2018年第3期-39
中国乡村社会多元治理的民主协商逻辑及其法律建构张师伟《法学杂志》2018年第6期-45
民族地区法治文化社会化探究——以贵州省近年来若干典型事件为视角吴帅《法学杂志》2018年第6期-68
精准脱贫的法治保障厉潇逸《法学杂志》2018年第6期-133
程序自然法作为规则自洽的必要条件——《监察法》留置权运作的法治化路径刘艳红《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5
公民德性与法治转型史彤彪《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83
作为基本法的《共同纲领》——1949年“建国”的正当性原理及其宪法意义周林刚《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93
罗马史上“习惯法”的源起与流变——一个法律思想史角度的考察余成峰《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3期-170
建构与解构之间的法学发生史——以伊尔内留斯学案为视角高仰光《法学家》2018年第3期-48
晚清州县司法中的“官批民调”曾令健《当代法学》2018年第3期-126
新旧动能转换的法政策学分析白利寅《法学论坛》2018年第3期-109
近代中国法学学术团体考证                       王灏《法学研究》2018年第3期-168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科学立法江必新 郑礼华《法学杂志》2018年第5期-1
《监察法》对中国特色反腐败工作的法治影响谢超《法学杂志》2018年第5期-42
党领导立法的规范分析与完善路径彭君《法学杂志》2018年第5期-79
论法理的普遍性:法之“公理”、“通理”与“殊理”李晓辉《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5
逻辑与进路: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周佑勇《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29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权利限制——从反恐怖主义角度切入周尚君 曹庭《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40
正当程序理念下的执行转破产机制:基于法理视角的反思廖丽环《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122
寻求一个智力拼图的真相——康德报应主义新解郭晔《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143
实质真实主义:两种认知理论下的模式推演王天民《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162
复兴中华法系的再思考王立民《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198
法治评估的技术路径与价值偏差——从对“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的审视切入张 琼《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171
大革命、国民主权与现代国家建构——马尔贝格的国家法学理论王蔚《法学评论》2018年第3期-31
值班律师制度的源流、现状及其分歧澄清张泽涛《法学评论》2018年第3期-70
德国公法上信赖保护规范基础的变迁——基于法教义学的视角展鹏贺《法学评论》2018年第3期-134
“地方法制”的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葛洪义《法学评论》2018年第3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