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法制史核心期刊论文目录2019年上半年

日期:2019-11-30点击率:325

2019年法学核心刊论文目录分类整理(上半年)
法学理论、法制史
篇名作者期刊期数和页码
“选购成衣”与“量体裁衣”:欧陆与英美司法进路之比较李红海《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国近代遗产税立法及司法实践研究郑显文 、王蕾《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国古代判词与当代刑事判决书对比研究张清《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3期
法的精神抑或诸法系的特质?——孟德斯鸠 De L'esprit des Lois一书的题名解读张辰龙《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3期
从“法律冲突”到“法律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国际私法的价值重构杜涛《当代法学》2019年第3期
空间关系:区域法治发展的方式变项 公丕祥《法律科学》2019年第2期
“法源”的理性思考 刘作翔《法律科学》2019年第3期
算法歧视挑战下平等权保护的危机与应对 崔靖梓《法律科学》2019年第3期
论法律解释规则 杨铜铜《法律科学》2019年第3期
中国实践法理学的话语体系构想 童之伟《法律科学》2019年第4期
人工智能算法中的法律主体性危机陈姿含《法律科学》2019年第4期
我国大学章程的民间法解读 武  暾《法律科学》2019年第4期
仁与礼:孔子的二元规范论喻 中 《法律科学》2019年第5期
新中国70年人权研究历程及理论面向刘 鹏《法律科学》2019年第5期
新中国70年妇女人权保障之回顾与展望陈爱武 《法律科学》2019年第5期
新时代首次**的法理基础郭晔、张文显《法律评论》2019年第1期
新时代首次**的法理基础郭晔、张文显《法律评论》2019年第1期
法定加速到期的教义学构造李建星《法商研究》2019年第1期
“化内”与“化外”:清代习惯法律效力的空间差异 邓建鹏《法商研究》2019年第1期
迈向生命宪制——法律如何回应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中的风险郑戈《法商研究》2019年第2期
知恶方能除恶:“恶势力”合理界定问题研究王强军《法商研究》2019年第2期
论违规增持的私法救济梁上上《法商研究》2019年第2期
回应“权利泛化”的挑战陈景辉《法商研究》2019年第3期
清代“情理”听讼的文化意蕴——兼评滋贺秀三的中西诉讼观苏亦工《法商研究》2019年第3期
自主性的法学需要保持知识的反思性传统周少华《法学》2019年第4期
计算法学:作为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法邓矜婷、张建悦《法学》2019年第4期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现代化的范式转型郝铁川《法学》2019年第5期
论转诊行为的法律性质及救济途径陈云良《法学》2019年第5期
中国传统伦理法向现代法的范式转换——以晚清“无夫奸”罪存废之争为背景李栋、王世柱《法学》2019年第5期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适用于洋《法学》2019年第5期
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价值取向与逻辑前提——在替代人类与增强人类之间于海防《法学》2019年第6期
论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曲玉梁《法学》2019年第6期
大清帝国的赎刑:基于《刑案汇览》的实证研究熊谋林、刘任《法学》2019年第6期
面向美好生活的纠纷解决—— 一种“法律与情感”研究框架廖奕《法学》2019年第6期
立法背景资料在法律解释中的功能与地位——英美的司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镜鉴王云清《法学家》2019年第1期
清代民间地权习惯与基层财税困局——以闽台地区一田多主制为例赖骏楠《法学家》2019年第2期
文盲、法盲与司法权威的社会效力范围变迁伍德志《法学家》2019年第3期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法学意涵 姚建宗《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
华夏文明秩序的再造——党章总纲中的先锋队及其法理意蕴 喻中《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
法治文化认同:人的革新与寻根 王曼倩《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
香港现行法律对煽动性言论的规制 吴昱江《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
在价值理想与客观认知之间:法律明确性原则的理论空间裴洪辉《法学论坛》2019年第2期
需求如何成为权利——共同善权利观的两种论证方式及其限度王籍慧《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
新兴(新型)权利的证成标准 雷磊《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建设法治化的“一带一路” 杨临宏《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
论新型权利的基础理念谢晖《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
法教义学观念的源流雷磊《法学评论》2019年第2期
“八议”源流与腹边文化互动苏亦工《法学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国法科学生留学德国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卜元石《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
从基本权理论看法律行为之阻却生效要件——一个跨法域释义学的尝试章程《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
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蕴、基础与关键江必新、王红霞《法学杂志》2019年第2期
机遇与错失:宋朝国家法律书籍印售管控及对法律发展的影响胡兴东《法学杂志》2019年第3期
道义与信任:新时代反腐败追逃追赃的精神意蕴张磊《法学杂志》2019年第4期
监察权的法理思考曹俊《法学杂志》2019年第5期
论法治的价值观基础:社会治理中德法并举的本土资源李德嘉《法学杂志》2019年第5期
论法治评估功能的定位王利军《法学杂志》2019年第6期
扶贫开发的法治化建设推进路径探析赵兵让《法学杂志》2019年第6期
算法偏见及其规制路径研究刘友华《法学杂志》2019年第6期
法治改革再出发张文显《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科斯定理还是波斯纳定律: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混乱与澄清艾佳慧《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国家政治的法理:以合法性概念为核心的分析李炳烁《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法理在指导性案例中的实践运用及其效果提升孙光宁《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量化法治的权利向度——法治环境评估的构建与应用李朝《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主体性时代的权利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权利理论的逻辑演进黄涛《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表达权的语义学阐释:一个批判的视角谢小瑶《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良法善治,民尊国范——“公法中的法理”暨第四届“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学术研讨会评述郑磊,宋华琳《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1期
论我国法理体系的构成:来源、原则与教义资琳《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及其发展汪习根《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2期
论权利冲突的规范本质及化解路径彭诚信,苏昊《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2期
自然法理论的认识论难题——菲尼斯的解决方案及其反思陆幸福《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2期
论法学中的可废止性宋旭光《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2期
传承与超越:新时代的私法法理凝练——”私法中的法理“暨第五届“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学术研讨会述评畅冰蕾,雷槟硕《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2期
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陈金钊《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健康作为权利的法理展开李广德《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我国形式法治论诸版本区辩与批判性反思王琳《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法律“最小公分母”的证成——一个化简为繁的法律关系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意义熊静波《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中国法律中罪观念的变迁及其对当代刑法实践的影响李勤通《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论整全法与哲学解释学的同一与差异——基于方法论的考察赵英男《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权威、自治与实践合理性——重访“权威悖论”叶会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其反思——基于明清诉讼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分析尤陈俊《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聚焦与拓展:法理思维的纵深展开——第六届“法理研究行动计划”暨“法理思维与法律方法”学术研讨会述评吕玉赞、吴冬兴《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
守正出新:新时代”德法合治“思想的历史渊源与实现意义龙大轩《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中国人权研究的主体性觉醒与省思:1978—2018赵树坤,毛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论中国古代专职法官在战国时期的出现黄海《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从法教义学到法理学——兼论法理学的特性、作用与功能局限王夏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拦留:《南部档案》所见清季地方社会中的纠纷解决吴佩林、李增增《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形象塑造与知识生产:晚清域外日记中的英国议会(1866—1885)汪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治批判与转型林鸿潮《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1期
大国变革时代的法治共识——在规则约束与实用导向之间封丽霞《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生态文明时代的共生法哲学朱明哲《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热与冷:中国法律人工智能的再思考左卫民《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世界银行“获得信贷”指标的法理分析及我国修法建议罗培新《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作为算法的法律蒋舸《清华法学》2019年第1
法律与宗教:宗教法在传统印度法中的核心地位高鸿钧《清华法学》2019年第1
帝制中国的“权利”辨析——从“治道”角度的分析李启成《清华法学》2019年第1
波利比乌斯《通史》的罗马混合宪制论高全喜《清华法学》2019年第1
俄罗斯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王志华《清华法学》2019年第1
政权更迭时谢觉哉的所思所为——以日记为中心的考察侯欣一《清华法学》2019年第2
从19世纪三次演讲看“法典化时代”的法律观朱明哲《清华法学》2019年第3
智慧社会的基层网格治理法治化马长山《清华法学》2019年第3
法哲学的体系和基本范畴论纲 李步云《现代法学》2019年第1期
法律文明的起源——一个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法学的跨学科研究 何勤华《现代法学》2019年第1期
虚拟世界的法律化问题 高全喜《现代法学》2019年第1期
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路径:一个框架性讨论汪庆华《现代法学》2019年第2期
论作为发展权主体的个人戴菁《现代法学》2019年第2期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七十年探索:历程与经验杨宗科;张永林《现代法学》2019年第3期
论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逻辑构成刘志强《现代法学》2019年第3期
“枫桥经验”视野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供给研究汪世荣《新华文摘》2019年第7期
作为先进典型的“枫桥经验”及其当代价值何柏生《新华文摘》2019年第7期
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刻不容缓卓泽渊《新华文摘》2019年第7期
古代法律是如何处理匿名举报的殷啸虎《新华文摘》2019年第9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开创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局面郭声琨《新华文摘》2019年第11期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法律责任[美]约翰·弗兰克韦弗  ,郑志峰译《新华文摘》2019年第12期
論比較法研究的議題設定——以已退休公務員退休金減少”與“禁止溯及”為例鍾騏《月旦法學》2019年第285
從全球到臺灣性別暴力防治的成功策略與前瞻高鳳仙《月旦法學》2019年第287
天啊,德國的法釋義學!──德國法釋義學有何之用(譯文)黃松茂《月旦法學》2019年第288
法學文獻引註格式之分析──以Bluebook為例    An Essay on Legal Citation Form: Hello to the Bluebook郭玉林《月旦法學》2019年第289
大規模流感的公共衛生策略:倫理與法律劉汗曦《月旦醫事法報告》2019年第28期
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之法制概況月旦醫事法報告編輯部《月旦醫事法報告》2019年第28期
中国的地方治理与法治发展 葛洪义《政法论丛》2019年第2期
智慧法治的概念证成及形态定位罗洪洋;陈雷《政法论丛》2019年第2期
法律现实主义思想再检视 王德玲《政法论丛》2019年第2期
我国“Bolar例外规则”的学理解构与制度重建 宁立志《政法论丛》2019年第2期
超越宣告性模式和判决主义模式——麦考密克对“法律推理和法律理论”的重新思考 Aldo Schiavello;陈伟;张祖辽《政法论丛》2019年第2期
美国就业优惠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制度运用——法理冲突、重构与借鉴 李昊《政法论丛》2019年第2期
“文明”考 何勤华《政法论坛》2019年第1期
意义的悬置与复归——建构历史包容的法律体系理论叶一舟《政法论坛》2019年第1期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源流与内涵辨析郑旭涛《政法论坛》2019年第1期
比较法研究的功能论与诠释论——评《比较法的理论与方法概论》苏彦新《政法论坛》2019年第1期
古今之间的清律盗毁神物——神明崇拜、伦常秩序与宗教自由谢晶《政法论坛》2019年第1期
法学学科结构的重塑研究 解志勇《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四型人才”导向的“四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卢春龙《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学训一体”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刘坤轮《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之道与术郜占川《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清代中国司法类型的再思与重构——以韦伯“卡迪司法”为进路徐忠明《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中国古代法律之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研究——一种法政治学分析青维富《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的法律解读建志栋《政法论坛》2019年02期
法学学科结构的重塑研究解志勇《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四型人才”导向的“四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卢春龙《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学训一体”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刘坤轮《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的法律解读建志栋《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之道与术郜占川《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清代中国司法类型的再思与重构——以韦伯“卡迪司法”为进路徐忠明《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中国古代法律之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研究——一种法政治学分析青维富《政法论坛》2019年第2期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张晋藩《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
巨变时代的政道、政体与治道: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王若磊《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
对增设“终身监禁”条款的法逻辑解读张继成《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
法学家王宠惠的思想与学术刘猛《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
人工智能法律行为论李爱君《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张晋藩《政法论坛》2019年03期
法学家王宠惠的思想与学术刘猛《政法论坛》2019年03期
人工智能法律行为论李爱君《政法论坛》2019年03期
智能投顾开展的制度去障与法律助推郭雳《政法论坛》2019年03期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刘洪华《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1期
”法律解释权“行使中的“尊重和保障人权“陈金钊《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1期
法律方法是法官对判决的合理化手段吗王琳《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2期
高影响因子法学期刊特征分析——基于“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引证研究刘馨宇;孙妹《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2期
新时代党内法规体系化的法理逻辑与发展路径侯继虎《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4期
论人大主导立法的适格主体赵一单《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5期
论作为新兴权利的代际权利——从人类基因编辑事件切入钱继磊《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5期
论中国古代的“六事法体系”朱勇《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与启示王立民《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新时代“德法合治”方略的哲理思考龙大轩《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信用、法治与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王若磊《中国法学》2019年第2期
法人功能性分类与结构性分类的兼容解释张力《中国法学》2019年第2期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中国法治现代化张文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引领法治体系建设胡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智识创制曹文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
守法社会的建设:内涵、机理与路径探讨李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
全面依法治国下的法治事务管理谭世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
现代法律德性转向及其中国启示杜宴林 胡烯《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
从经验中“茁生”的法律理性雷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
从“自杀研究”看法教义学的思维偏误戴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
全球治理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释与构建廖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3期
党内法规体系化的逻辑结构与价值依归 刘凯、蒋悟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3期
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 张洪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及其发展汪习根《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
中国人权研究的主体性觉醒赵树坤《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
理解法律地理学韩宝《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
虚拟世界的法律化问题高全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
法律史的反思:法律的历史维度赵立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
法兰克福“规范秩序”法学派及其启示高全喜《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复规范性”从何谈起——法律全球化的知识挑战杜 斐《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超越“错误法社会学”——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的贡献与启示泮伟江《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近代在华美国法律职业群体形象的多重建构李洋《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传统印度法停滞不变吗高鸿钧《中外法学》2019年第2期
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强世功《中外法学》2019年第2期
作为法律隐喻的“猫鼠游戏”吕德文《中外法学》2019年第2期
独角兽、法律周期论与民族国家建构唐应茂《中外法学》2019年第2期
权利的规范力:一个对利益论的批判陈景辉《中外法学》2019年第3期
主观公权利的历史嬗变与当代价值赵宏 《中外法学》2019年第3期
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思维进路与操作机制——兼及区分“类推”和“扩张解释”的理论难题与根本解决之道魏志勋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法律解释主体间配合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刘亮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论自然法思想对法本体论的哲学阐述李永红、谢拓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法治中国建设的地方试验——一个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郑智航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公民德性与法治转型史彤彪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认真对待事实与将常理引入司法——减少争议判决之司法技术研究李红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唐代司法郑显文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唐代监察官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及其处罚刘晓林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清代成案的功能、效力及其运用方式罗洪启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
法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雷磊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存在(理智上可辩护的)法律教义学么?——论法条主义、通说与法学的智识责任王凌皞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事实性与有效张力中的权利——关于权利来源的省思朱振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法律权利的性质:它与道德权利必然相关吗?陈景辉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超越法律东方主义:一种欧洲视角——评络《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康允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他者的幻想:走出法律东方主义的逻辑陷阱张建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西汉末期法制新识——以张勋主守盗案牍为对象徐世虹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中国近代“治外法权”概念的词汇史考察高汉成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近代意大利家庭法的发展阶段与借鉴——从与中国比较的角度罗冠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2期
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季卫东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守法社会的建设:内涵、机理与路径探讨李娜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论立法区分为法律问题与政策问题江辉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科学立法原则的法理基础裴洪辉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德沃金的法律观与法的品格於兴中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中国传统律学新论陈锐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定性的宋代维度——反思日本的《名公书判清明集》研究赵晶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汉代文吏的流变——兼论”儒法合流“的路径选择李巍涛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3期
中国法理学进步的阶梯徐显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面向实践的中国立法学——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立法学的成长封丽霞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吕世伦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法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龚廷泰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论权利本体张恒山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法律解释方法应用的实证研究王筑红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法律文明的内涵及其历史解读何勤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家传统及其价值钱大军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注释法学的“拜占庭血统”与“波伦那气质”——以《优士丁尼新律》三个版本的传播史为中心高仰光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传统监察权正当性的法文化析论及其现代转化陈晓枫、严倩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亲情与公义的共赢——中国传统家族法视野下的隐亲、告亲与就亲景风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4期
如何理解“法理”?——法学理论角度的一个分析翟郑龙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法律是由规则组成的体系吗泮伟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实质法律解释的逻辑规制戴津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法律形式主义的现实主义批判周国兴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重要条款单独表决的操作机制析论——基于修正后《立法法》第41条的考察汪全胜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哈特法律与道德思想新论——一处自相矛盾的表述吴玉章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苏格拉底之审及柏拉图之反思郭俊义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情罪之衡:清律“二罪俱发以重论”司法观察姚宇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儒法官僚法制理论争辩的当代反思与重构谢红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近代英国法律知识的大众传播及其中国影响——以《人人自为律师》的译介为例冷霞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20世纪以来元代司法研究回顾与展望郑鹏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5期
《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与启示王立民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主体性时代的权利理论黄涛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司法解释制度之法理反思与结构优化苗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基于人生境界的公民守法四层次说刘振红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当代中国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原因、意义及完善趋向魏建国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清代民间地权习惯与基层财税困局赖骏楠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论中国古代的“六事法体系”朱勇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论法理思维的特性邱本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
逮捕制度的中国进路:基于制度史的理论考察杨依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6期